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3章 任人宰割

至于对刘不群灌注了什么?那自然是行政相关的管理学以及诸葛亮自身的不少政治经验。

所以诸葛亮是打算近期让刘不群做自己副手的,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。

就论他之前一直在研究的远航技术吧,倒不是也没有成果,只是说来惭愧,诸葛亮迫于曹操袁绍刘勋三方的压力,一直都是在攀爬军事科技树,没有精力去研究远航技术,也就是这个原因,只研究和量产了龙骨船的技术,虽说也很不错,能在大浪的近海区域航行了,但这并不能满足大批量人马的运送,所以在林潮晚上来找诸葛亮的时候,诸葛亮还在政令府琢磨怎么搞远航舰。结果发现这鬼玩意在林潮给他的书里只留下了记载但没有制作方法。

这就很让他难受了,但现在不一样了。

诸葛亮本来的计划是准备两个十年。

第一个十年,屯兵徐州,开源节流,也就是缓称王,广积粮,疯狂攀爬科技树,实在爬不上去那就往死里屯炮弹火药,等待局势有变。

第二个十年,则是分兵三路,一路刘备张飞,一路关羽,一路诸葛亮,三路同进,势必统一九州!

这就是当初的策略书上的简要方案,不过策略书上是详细写了火炮和粮食产量的,所以当初刘备、陈宫等人看到能不直点头么?

也正是这个原因,张飞一直跟牛皮癣一样缠着诸葛亮,让他把火炮营这支部队给张飞去带,虽说刘备一直没同意,但到了昌虎攻防战的时候还是让他过了个手瘾。

而到了现在,规划赶不上变化,有了人工智障阿Sir的帮助,以及醍醐灌顶的神技,诸葛亮可以更加让行动大胆与具有侵略性!

比如说,一开始在远航技术上诸葛亮一直十分头疼,又要攀军事又要攀农业,又要顾虑远航,简直比高考还难熬,当初诸葛亮甚至也想过要不要去把马钧和枣祗绑过来帮他。

但考虑到马钧现在还在西凉那地吃奶,而枣祗已经死透了,也就作罢。

而现在就不用考虑了,一个能够直接灌输知识的流水线知识分子代表什么?!

代表着可以量产科研人员,量产中层骨干!

诸葛亮现在脑内不少不切实际的设想完全可以实现了。

比如设立科研院与军医院,利用灌输的能力,在一个月内迅速量产三百名科研人员,实现诸葛亮的解放双手,做回谋士的老本行。

诸葛亮:泪目,每天都在学习,每天都在学习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