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8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

远渡襄平的事就这么敲定了。

然而实际上讲,远渡襄平并没有关羽等人想象中的这么危险。

因为科研院已经确认了白帆船的稳定性,并通过试航验证了其可靠性。

但行动赶不上变化,随着白帆船回港后大部分乘客晕船反应,也确实,这帮北方的旱鸭子在这之前还真没跟大海打过交道。船只拥有的静态技术并不能转变为船员心中能出现的踏实感。

因此,诸葛亮还是决定进一步提高白帆船的航行稳定性,毕竟之后自己也可能要乘船北上。

隔日清晨,诸葛亮再次来到郊外的科研院,看到众人都在忙碌于各类军事科技的研发,而诸葛亮径直走到了负责白艚船研究的工匠,并询问了最近的进展情况。

工匠们告诉他,他们已经对白艚船进行了多次改进,针对稳定性做了多项优化,并增强了船只的结构强度,以应对汹涌的海浪和隐藏的暗礁冲击。

显然,这几天前临时提出的命令,科研团队仍能打出如此成果,明显是花了很多心血的。

即使如此,诸葛亮依旧眉头紧皱,他心底清楚,海洋犹如命运那样捉摸不定,充满无限的可能与变数。

所以痛点在哪?痛点在于没有一个熟悉海洋、能够领导与提出方案的航海家!

嗯?没有航海家?诸葛亮眼睛微眯。

我反手一耳巴子过去就是一个醍醐灌顶!

诸葛亮身旁的一名学者眼中突然爆发起一道光芒。

于是,之后在航海家的主持下,一行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,航海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可能会影响航行的各类因素,并提出了一系列周密的解决方案。

配置补给船只确保物资充足、搭建了望塔以提前预警,实施防晕船训练以减轻士兵们的不适,甚至还提议配备专业的船医,以及选拔与培训合格的船长与水手,以保证船只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与航行顺畅。

航海家口若悬河,除开诸葛亮外,众人都震惊不已,之前他可是研究迫击炮的主力,此刻却展现了他在航海领域的深厚知识,简直离谱。

不过在想起诸葛亮的那神之一手后,又都释然了,毕竟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。

最终在讨论过后,诸葛亮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远航方案。

七天的时间,足够培育出五十名水手与五名船长以及十五名船医已经足够。

这时候就真的体现出了醍醐灌顶的重要性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