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章 原始村寨

李芗泉自小对弓箭感兴趣,他非常崇拜一个叫Lars Andersen的丹麦射箭高手,并以此为目标苦练箭术。

从初中开始借富豪同学的弓玩到现在,也有10来年了,李芗泉已经将各种射箭本事玩得烂熟,他敢说自己的箭术可以跟伊班族的顶尖高手过过招,但行家看门道,眼前的野兔充分说明,对方的本事不在自己之下,这是真正的弓手,很专业!

咦?巨石边还有一个简陋的箭囊,也许是对方遗留的,他捡起来仔细端详。

这是挤压式的箭囊,有别于普通的箭囊构造。其短小、实用,里面的皮子兴许是牛皮的,紧紧的夹住了箭头,这样的好处是在奔跑的过程中不会掉箭、也没有噪音,李芗泉试了一下,倒过来时,箭竟然不会掉落,看来,颇花了些心思。

但就外观与工艺来看,不得不说是相当丑陋与粗糙的,纯手工打造的东西,比起自己工业化生产的碳素箭囊,简直就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

12支箭分左、中、右夹在其中,箭身长约70cm,箭头装有三棱铜镞,较为锋利但工艺很差,箭杆为竹制,笔直有韧力,尾部有三条说不出名字的羽毛,铜镞和羽毛均缠丝用以与箭杆相连并且固定,箭体有红漆,估计是为了美观及防腐蚀,但上漆师傅的火候欠佳,已有部分脱落显得斑驳不己。

总的来说,这是一支非常原始的箭--至少李芗泉是这么认为的,他曾见过伊班、毛律人的箭,也是同样的原始。此箭从材料上就可以看出来,十成十是手工打造。虽然箭没有在社会上流通,但网上购买零部件用机床加工并非难事,实在没有必要费时费力用纯手工捣鼓这些东西。

除非,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DIYer?如果真是这样,李芗泉只能这么总结:这是一帮牛人!

不远处,还有一把遗落的短刃,外形有三两分像伞兵刀,虽然边缘锋利但做工同样离不开“粗糙”二字,刀柄更是让人无语,直接用布捆了又捆,摸上去手感不是很好,不管了,先留着自己用吧。

想来,那几个人离开时是多么的匆忙,连随身物品也不好好清点一番。

待对方走了约一刻钟左右,他抬头望了望太阳,略微偏西的阳光被陡峭的山峰挡住了一部分,茂密的林中已经有些灰暗,估计这个时候大概在下午的四点左右。必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,要不然就得在这林中过夜了,先不说这里还有没有其它猛兽,就是那两条老虎会不会折回来寻自己的不是,他也没有把握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